中新网三明7月23日电 (林伯郊)近日,福建省大田县武陵乡大石村的省级鲜食玉米新品种示范点迎来丰收季。80余亩玉米地里,种植大户杜成斌带领20多名村民进行采收作业。经过分拣包装的新鲜玉米,被运往永安批发市场。
近年来,大田县通过品种筛选和技术创新推动甜玉米产业提质增效。数据显示,目前全县玉米种植面积达1.45万亩,产量3500吨,鲜食玉米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黄金产业”。
有着20多年种植经验的杜成斌介绍,这批试种的20个新品种中,水果玉米就占10个,无论是产量、品相还是甜度都表现优异。
自2019年在大田县农业农村局指导下引进新品种以来,杜成斌的甜玉米因脆甜爽口形成品牌效应,实现订单化种植。今年,该县在武陵乡、广平镇开展280亩甜玉米新品种展示与示范工作,为产业优化提供品种资源支撑。
7月上旬举办的鲜食玉米品鉴会上,60余名专家和种植户通过田间考察和感官测评,对参展品种进行综合评定。大田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站副站长林婧娴说,结合多年品鉴数据,我们筛选出夏美甜985等主推品种,同时将珠贝20等特色水果玉米纳入开发计划。
“新品种泰阳花6号还没采收就被预订一空。”石牌镇京程村种植户刘志达欣喜地说,首季70亩甜玉米实现净利润5万余元,目前正开展第二季种植。
针对山区土地条件限制,大田县农技人员创新服务模式。7月15日,在京程村玉米地头,高级农艺师肖庆泉现场指导:“秸秆还田深度要控制在20厘米内,既促进腐解又不影响下茬作物。”
“甜玉米对种植技术要求较高。”肖庆泉强调,需特别注意花期隔离——或间隔20天以上播种,或保持300米种植距离,必要时设置自然屏障阻隔串粉。
大田县建立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体系成效显著,通过定期田间监测、推广生物防治技术,配合科学用药指导,有效控制了玉米螟、蚜虫等病虫害发生率,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完)
huikanqunian6yue,shirenguofangbuchangweifenghechuxidi19jiexianghui,zaifayanjieduan,yanzhengzhichu,yifangmian,renleizhengzaijinglilishishanghanjiandeduozhongweiji,lingyifangmianzhongguojunduishizhongyihepingzhishidexingxiang,queyejiangjianjuehanweiguojiazhuquan、anquan、fazhanliyifangzaihenzhongyaodeweizhi。回(hui)看(kan)去(qu)年(nian)6(6)月(yue),(,)时(shi)任(ren)国(guo)防(fang)部(bu)长(chang)魏(wei)凤(feng)和(he)出(chu)席(xi)第(di)1(1)9(9)届(jie)香(xiang)会(hui),(,)在(zai)发(fa)言(yan)阶(jie)段(duan),(,)严(yan)正(zheng)指(zhi)出(chu),(,)一(yi)方(fang)面(mian),(,)人(ren)类(lei)正(zheng)在(zai)经(jing)历(li)历(li)史(shi)上(shang)罕(han)见(jian)的(de)多(duo)重(zhong)危(wei)机(ji),(,)另(ling)一(yi)方(fang)面(mian)中(zhong)国(guo)军(jun)队(dui)始(shi)终(zhong)以(yi)和(he)平(ping)之(zhi)师(shi)的(de)形(xing)象(xiang),(,)却(que)也(ye)将(jiang)坚(jian)决(jue)捍(han)卫(wei)国(guo)家(jia)主(zhu)权(quan)、(、)安(an)全(quan)、(、)发(fa)展(zhan)利(li)益(yi)放(fang)在(zai)很(hen)重(zhong)要(yao)的(de)位(wei)置(zhi)。(。)
“要10年功德才能排到的那些队友们”共享账号挑战#26
从世界范围来看,多数国家对基础研究的资助体系都采用“竞争性项目制+稳定的机构式资助”的双轨模式,但不同国家各有侧重。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以机构式资助为主,美国和中国的体制比较像,以竞争性项目为主,不过大部分科研人员能获得一份“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并由政府兜底,与项目关系不大。多位专家还注意到,近年来,各国都存在逐渐强调竞争性资助,弱化稳定资助的趋势。